官方微信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鳢鱼专利 > 专利申请 > 国际专利 > PCT申请 >

什么人有资格申请国际PCT申请? 利用PCT进行国际专利申请的好处是什么?

发布网站:专利工匠     发布日期: 2020-06-28 15:39:40     

前一阵有朋友说希望了解一下如果申请国际专利,希望能介绍一下。最近疫情困在家,有点时间稍微梳理一下:

首先澄清一点,“国际专利”,这个称呼其实不是很准确,标准的叫法是“PCT国际申请”,简单说,就是面向全球申请的专利。

1、什么是PCT?

PCT是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的英文缩写,用中文说,就是《专利合作条约》,全球大约有152个国家,参加了这个条约。根据这个国际条约,缔约国中的申请人,可以通过PCT途径递交国际专利申请,向多个国家申请专利,即可以向PCT中的所有缔约国中任意国家申请。

中国当然也加入了这个条约,所以,简单来说,中国人可以通过这个条约,申请别的国家的专利,可以是申请一个国家的专利,例如申请美国的专利,或者申请多个国家的专利,例如日本、德国、美国。

2、什么人有资格申请国际PCT申请?

可以向中国专利局提出PCT申请的主体包括:

•内地申请人(单位或个人)

•港澳台申请人(单位或个人)

•在中国有经常居所或营业所的外国人、外国企业和其他组织

•上述三类申请人组成的共同申请人,

说白了,基本上任何人中国人,都有资格申请国际PCT专利,这算是个好消息吧?

3、利用PCT进行国际专利申请的好处是什么?

有人会问,如果我要申请美国专利,我只有PCT这一条路可走吗?

答案是否。你还有别的途径。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还有别的途径,我为什么要选择PCT?

当然有好处。

好处1:时间宽裕

通过PCT,专利申请人可以在首次提交专利申请之后的30个月内办理国际专利申请进入对应国家的手续。也就是说,申请人只要先提交一个原始国内申请文件,然后,有足足30个月的时间去准备申请美国专利的材料,准备好之后,再提交美国方面的文件。

好处2:手续简单

对于想申请多个国家的情况,如果不通过PCT,发明人要根据各个国家的规定,分别申请。而如果利用PCT途径,申请人可使用自己熟悉的语言(中文)撰写申请文件,并直接递交到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而不必向每一个国家分别提交专利申请,简化了申请手续,节约了程序和费用、精力。

如何申请一项国际专利?你要知道最基本的知识,小白扫盲

4、文件交给谁?

受理PCT申请的地方,有两个选择

一是中国申请人提出申请的受理局

国家知识产权局(SIPO)

•国知局受理处负责受理,各地方代办处不受理

•可以采取网络、面交、邮寄或传真方式提交

二是国际局(WIPO)

•位于瑞士日内瓦WIPO总部

•可以采取网络、面交、邮寄或传真方式提交

如何申请一项国际专利?你要知道最基本的知识,小白扫盲

5、关于PCT申请的形式要求

如果提交到中国专利局,可以接受的受理语言包括下面两种:

• 中文

• 英文

提交国际申请需要提交的文件包括:请求书、说明书及其附图、权利要求书、摘要。

这些文件应当按照规定的格式撰写,并且应当-式三份,其中一份留在受理局(受理本),一份送国际局(登记本),一份送国际检索单位(检索本)

6、关于PCT申请的费用

大家肯能会关心费用的问题,如果申请人是自然人,且居住地在人均国民收入低于3000美元的国家(包括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和澳门),国际申请费和手续费减缴90%。

提交国际申请需要缴纳的费用包括:

传送费

检索费

国际申请费。

三种费用都向受理局缴纳,其中传送费由受理局留存,检索费转交检索局,国际申请费转交国际局。所有费用均应在国际申请日起1个月内缴纳。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国际申请的,国际申请费的标准为8858元人民币(国际申请文件超过30页的,每页加收100元),传送费的标准为500元,检索费的标准为2100元。

6、PCT受理局形式审查:

PCT受理局将对受理的PCT申请的文件进行形式上的审查,将审查合格后将PCT申请文件分别送交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局和国际检索单位。

将审查该申请是否符合以下条件:

申请人是否明显不具有向该受理局提交国际申请的权利;

申请是否使用了规定的语言;

申请是否指明作为国际申请提出;

申请是否至少指定了一个成员国;

申请是否按规定方式写明了申请人的姓名或者名称;

申请文件是否有一部分至少从表面上看起来像是说明书以及是否有一部分看起来像是一项或者几项权利要求。

PCT申请
鳢鱼专利
鳢鱼专利是一家专业的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现有...【查看详情】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版权服务

法律服务

专利交易

关闭

看的辛苦不如直接问!! 商标;专利;版权;法律

稍后再说